乌政字〔2017〕164号
乌兰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报送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总结的函
自治区商务厅:
按照《关于报送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总结的通知》(内商建字〔2017〕606号)要求,现将乌兰浩特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总结随文呈报,请审阅。
2017年7月6日
(联系人:郭春风,联系电话:18648235118)
乌兰浩特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总结
去年以来,我市认真贯彻国家、区、盟关于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安排部署,制定了《乌兰浩特市2016年度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》,实施“六大工程”发展目标,积极推进电商各项工作。目前,已安排专项发展配套资金2000万元,主要用于公共服务体系、农村物流体系、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及农产品品牌培育、电商培训、奖励资金等工作,综合示范中央财政资金已使用162万元,电商、网商达529家。2016年6月-2017年6月期间,电商企业线上线下销售额达5.51亿元,同比增长100%。
一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落实情况
(一)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。乌兰浩特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已建设完成,分为视觉服务中心、品牌和产品研发中心、电商培训中心、政企服务中心、平台运营中心、创业孵化中心等电商公共服务部门,目前,已投入运营。
(二)电商培训、孵化方面。2016年6月-2017年6月期间,我市开展了“万人培训工程”和“千店扶持计划”,针对各级干部、村民、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大学生等分层次、有针对性的开展电商培训。目前,已完成培训43期、3361人次;完成孵化网商529家。
(三)农村快递物流体系建设方面。为实现快递收发入户和快递物流进农村,解决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,立足我市实际情况,建立了农产品上行体系。一是建成市级仓储物流分拨中心。该中心位于乌兰浩特物流园区,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,包括物流分拨、仓储、物流快递服务、物流公共服务等功能区,具备仓储、物流、分拨、综合办公等功能。目前,已入住快递物流企业6家。二是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。我市计划在每个行政村建1个电商服务站,每1个镇建1个电商示范服务站。目前,已完成村级站点建设12个,葛根庙镇、义勒力特镇已完成服务站建设,其他镇(园区)正在按计划建设中。三是建立社区电商服务站。计划在全市建设社区电商服务站30家,已建成12家站点并投入运营。实现了“网定店取,同城配送,城乡一体化发展”的农产品上行新模式。
(四)平台推广及产品品牌培育方面。我市现有“惠村淘网上商城”和“淘宝乌兰浩特特色馆”2个平台,目前,入驻企业98家。同时,开展网货研发工作,已注册农产品品牌5个,正在打造地标性农产品品牌“乌兰浩特大米”。
(五)电商精准扶贫方面。一是电商公共服务带动扶贫。通过万人电商培训,共有2123名干部通过微店、网店、线下助农销售,2016年,贫困户户均增收287元。二是依托品牌带动销售实现扶贫。梳理农畜特优产品407个,实施品牌与产品文创,包装升级改造,最终形成网络销售,产品集群。三是实施千商孵化工程。培训孵化各类创业网商300余人,形成千店万商创业扶贫新局面。四是实施视觉服务工程。为涉农产品企业及各类网商提供产品拍摄、产品设计等服务,助力企业销售,实现精准扶贫。
五是龙头企业电商化发展带动扶贫。内蒙古万佳食品公司、内蒙古蒙犇畜牧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电商,成功打造了公司带基地带农户扶贫、公司带设施农业园区带农户扶贫和公司带整村带农户扶贫模式,实现精准扶贫。
二、电子商务发展主要做法及成效
(一)一个方案引领。我市制订出台《乌兰浩特市2016年度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》,实施“六大工程”,即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、农村物流配送进村入户工程、农产品溯源与标准化建设工程、农产品平台建设与产品推广工程、打造地标性产品、电商人才培养工程,切实加快传统商贸向现代电商转型步伐,实现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30%以上。
(二)二只轮子驱动。我们坚持行政推动和政策拉动结合,实现“二只轮子一起驱动”。一是强化组织领导,形成合力。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、市长任组长,分管市长任副组长,各镇、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,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,统筹负责电商开展的日常工作,各部门、各单位按照工作职责,指定专人,全力推动电商工作。二是强化政策拉动,形成引力。认真学习国家、区、盟关于电商的政策、法规,研究制定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奖励扶持暂行办法,从电商主体做大做强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、电子商务培训、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建设、电子商务宣传发动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建设、电商示范企业及自主品牌建设等方面,细化可操作的奖补政策。
(三)三方面带动。农村电子商务是新思维也是新技术,需要从基础抓起,做好引导和示范带动。一是电商宣传和培训孵化带动。采取多种形式,加大宣传力度,积极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浓厚氛围。同时,注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,深入挖掘、收集整理本土电商典型素材,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,掀起全市“双创”热潮。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培训机制,以巴彦淖尔市新农新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依托,立足本市实际,针对不同需求,广泛开展多层次电商培训。二是本土企业示范培育带动。利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,采取政策激励和公共服务等方式,吸引传统经营商家转型发展电商,加快培育本土示范企业。目前,我市电商企业在天猫、京东等知名第三方网络平台共开设品牌旗舰店49家,内蒙古科沁万佳食品有限公司跻身自治区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行列。三是电商精准扶贫带动。公司带基地带农户扶贫模式。金谷粮油公司、岭南香农产品开发公司等企业按“六统一”标准订单式建设5万亩水稻基地,带动2462农户,其中:贫困1231户3693人,每人年均增收1155元;公司带设施农业园区带农户扶贫模式。内蒙古万佳食品公司与5个嘎查村18个高标准温室设施农业园区合作。带动蔬菜种植户750户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78户,户均年增收1186.27元;公司带整村带农户扶贫模式。内蒙古蒙犇畜牧有限公司与斯力很农业园区五丰村合作,形成农户入股、托养肉牛,企业担风险、农民稳增收扶贫模式,脱贫人口人均增收1500—2000元。
三、存在的问题
电子商务是新兴产业、朝阳产业,我市电子商务发展刚刚起步,虽取得了一定成效,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:一是电商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。我市虽然设立了一个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四个电商运营中心,目前,缺乏电商专业技术人员,不具备高水准的电商品牌及营销策划、设计、包装、宣传、运营服务能力。
二是村级电商服务站运营能力还需提升。目前,全市虽然建成了不少村级电商服务站,但网点营销实绩较少,网上代卖和网销农副土特产品、旅游产品工作还需提升。三是物流配送通达率还没有全覆盖。由于青壮年人群外出打工,留守人群消费力低下,形成的物流快递业务量小,物流快递运输成本高,利润空间小甚至亏损,导致物流快递企业不愿下乡进村。四是传统企业及中小电商、网商网上营销能力总体较低。目前,传统工业企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企业仍注重实物销售传统营销模式,很少有企业专业团队和专业人员开辟网上销售空间。同时,现有大多数电商、网商不具备产品线上销售策划、设计、包装、宣传推介能力,缺乏网上营销意识,难以形成网上营销影响和竞争优势,缺乏营销竞争力。
四、下步工作打算
(一)完善中心职能,健全公共服务体系。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,发挥运营服务功能,为发展本地电商产业提供基础保障。
(二)注重培训实效,提高电商培训转化率。加大技能提升型培训力度,重点是网商孵化和人才培养,培育新增电商网商,壮大电商队伍,推动企业上线,扩大应用范围,增加网上销售,带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。
(三)扩大服务范围,提升村级站点和社区站效益。完成5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和30个社区电商服务站建设,加快电商服务站上线运营步伐,实现快递的代运代送。
(四)推进电商扶贫,加快农产品上行。通过技能培训、产业带动、政策支持等方式,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,把贫困户引导到电商产业链中来。引导和帮助村级电商服务站、传统企业或个体上线营销本地农产品。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,培育网销产品,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二维码溯源体系平台,引导企业植入并培育网销农产品,加快推进农产品上行。
(五)筹备首届绿色农产品电商节暨电商旅游节。目前,电商节工作已进入筹划阶段。一是打造1-2款全国知名的地标性产品品牌。邀请全国知名媒体、网络平台等媒体对我市地标性产品品牌集中统一推介和宣传报道。二是开展农产品推介订货会。计划邀请我市农畜产品企业各类经销商参加推介会,实现线上销售好业绩,带动线下销售取得好成绩。三是举办农村电商高峰论坛。论坛主题为“互联网+县域” (暂定)。邀请电商界知名企业负责人、国家、区、盟相关部门领导、专家参会。四是举行地标性农产品原产地生态环境体验活动。邀请各大经销商、代理商实地体验地标性品牌产品原产地生态环境。
(六)推进农产品溯源与标准化建设。选择能够代表我市特色产品或农村名优特产品,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农产品质量标准、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,探索制定此类商品网络流通标准,打造其网销溯源体系,解决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标准化问题。同时,制定农村名优特产品、农畜产品等网络流通标准,并按标准打造研发出适合网销产品,探索农村产品网络销售营销新途径。